基础知识30问
- 分类:健康讲座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6-2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胃肠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
基础知识30问
【概要描述】胃肠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
- 分类:健康讲座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6-25
- 访问量:0
1、什么是胃肠疾病?
答:胃肠病是常见的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学界视为疑难之症。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
2、胃肠系统疾病有那些?
答:胃肠系统疾病包括:空腔溃疡、返食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急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脱落、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疡、幽门不全梗阻、幽门螺旋菌感染、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胃手术后并发症、急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应激性溃疡、细菌性疾病、肠结核、肠梗塞、阑尾炎、肠激惹综合症、肠蛔虫症、肠粘连、下消化道出血、肠菌群失调症、吸收不良综合症、肠道手术后并发症、习惯性便秘、霉菌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3、肠胃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症状有那些?
答:1)疼痛。这是肠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2)气胀。这也是肠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肠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的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3)食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
4)舌淡无味。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5)口苦。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归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6)泛酸。泛酸是指因胃中酸液过多,随胃气上逆泛溢而入食道,乃至咽部,随即咽下。常见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泛酸兼有胃脘烧灼感,脘腹胀闷,口干口渴,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者,多为肝气犯胃引起。
7) 腹泻。腹泻是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多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排泄多,且成水样
4、肠胃病的危害有那些?
答:1):肠胃顽疾蚕食生命
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是触目惊心的,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胃肠疾病的人数在6000万以上,仅因感染胃炎死亡的人数就达1000万以上
2):偷盗营养
肠胃炎病人的共同特点是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肠胃炎损人的手段是:黏膜病变导致慢性失血;破坏肠胃分泌腺体让你消化不良;扰乱胃肠功能让你不思饮食;破坏造血必须内皮因子让你贫血。
3):肠胃有毛病会传染。
肠胃病是会传染的,这是因为患者有可能感染上一种称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的微生物。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导致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除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外,幽门螺旋杆菌也是罪魁祸首。 肠胃病患者若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很可能会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染他人,特别是同桌吃饭的家人和朋友。
4):癌变索命
中国肠癌、胃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这足以说明,肠胃病在我国的危害相当严重,如果肠胃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病变甚至引发癌变,比如胃癌一般发生于胃部溃疡的周胃粘膜,这些部位在刺激下容易发生癌变。
5、哪些胃病容易发生癌变呢?
答:肠胃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肠胃黏膜糜烂、溃疡、穿孔,引发癌变等多种并发症,直接危及生命。资料表明,80%的消化道癌症与顽固性肠胃病有关。世界每年死于肠胃病的人达1000万,因感染腹泻死亡者有400万人。凡胃肠癌变者90%已到中晚期。肠胃炎、肠胃溃疡、胃癌及肠癌,已经成为许多中老年人肠胃病的发病轨迹。
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容易发生癌变。
辛辣食物、浓茶、咖啡、酗酒、进食狼吞虎咽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诱发或加重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癌变。因此,平时应注意避免这些刺激因素。
胃溃疡:有大约5%的胃溃疡病可发生癌变。
有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原来的胃痛节律消失或加重,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体重减轻,日趋消瘦。
胃息肉:是胃的良性瘤,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
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杜绝后患,因故不能切除者,当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时应立即检查。
残胃:少数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后留下的残胃,可因炎症、黏膜萎缩、营养缺乏等因素而发生癌变,但这一般要在手术以后多年才发生。因此,在胃手术5-10年后,如有条件,要定期做胃镜检查。突然出现上腹疼痛、呕吐时,更应随时请医生检查。
6、正常人的胃内是否有细菌,主要有哪些?
答:正常人的胃酸能杀灭进入胃的微生物。由于胃上接食管,下接十二指肠,细菌可从口腔、咽等部位而来,咽与呼吸道相连,鼻、口、呼吸道中细菌可随食物(亦包括其本身含有的菌)进入胃内。正常情况下,胃酸能将进入胃内的细菌消灭,但还是有些能在酸性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在胃内生存,这些细菌总称为胃内菌群,所以正常人空腹胃液中可分离出少量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奈瑟球菌、乳酸杆菌、微球菌、韦奈球菌等。
7、常见胃部不适的症状是什么?对此常用的药物是什么?
答:常见胃部不适主要有四类,胃酸、胃痛、胃胀、恶心。针对这些问题,市场上常见的药物有:
1)胃酸药物类别: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
2)胃痛药物类别:抗胆碱药。
3)胃胀药物类别:胃动力药。
4)恶心药物类别:中成药。
8、老年人胃病有哪些特点?
答:人进入老年后,胃的各部分功能出现障碍,如贲门括约肌松弛,胃酸及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胃肌收缩减弱,排空延迟,胃黏膜萎缩等。所以老年人胃病的特点如下:
(1)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递增,并且以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为多,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胀满或轻度不适,食欲略减退,有恶心、呕吐、嗳气等,或上腹有少许压痛,胃游离,胃酸减少或消失。
(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我国一般人群中10%~12%的人患过消化性溃疡病,而60~70岁以上老年人初次发病亦逐年增多。60~70岁者有56%、70岁以上者有63%溃疡发生在胃体。此外,老年人溃疡范围常较大,复发率也高,这可能与老年后,家庭烦恼、服用消炎镇痛剂、激素类药以及工作环境的刺激有关。
(3)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病史一般较短,自觉症状较轻,一般表现在心窝部不适、重压感或膨胀感,老年人动脉硬化表现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症状者多见,故死亡率较高。老年人消化道穿孔体征多不典型,故易于误诊。
(4)老年人胃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但症状不明显,所以对40岁以上出现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经治疗无显效者,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伴不规则上腹痛(或溃疡病不规则发作)均应予重视,并作进一步检查。
9、什么是胃肠道功能紊乱?
答:胃肠道功能紊乱,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在胃肠道涉及进食和排泄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当常见,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发病率的精确统计。
10、胃肠道功能紊乱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答:胃肠道功能紊乱多伴有心悸 、气短、 胸闷、 面红 、失眠 、焦虑、 注意力涣散、 健忘 、神经过敏、 手足多汗、 多尿 、头痛等植物神经不平衡的表现。
11、什么是胃炎?
答: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胃炎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凡致病因子经口入胃者称外因性急性胃炎;凡有害因子通过血循环到达胃黏膜而引起的称内因性胃炎。急性胃炎大多起病急骤,临床症状明显,易引起患者注意,及时就医。常见急性胃炎有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血源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伤后,由于黏膜具有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变,且最终导致不可逆性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按病理观察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按部位不同可分为慢性全胃炎、胃体炎、胃窦炎。在我国以胃窦炎居多。
12、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种什么病?
答: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诸多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则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13、浅表性胃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根据症状的主次而分别有重点地用药。(1)保护胃黏膜药物 (2)铋剂 (3)制酸药 (4)前列腺类制剂 (5)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 (6)另外还有各种中成药冲剂,如胃肠健胶囊、养胃冲剂和胃苏冲剂等。(7)如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应首先进行三联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8)如黏膜水肿较明显,则可口服庆大霉素针剂或片剂(瑞贝克)。(9)有消化不良者,用乳酶生、多酶片或得每通等。疗程多在4—6周间,必要时可配合中药治疗。
14、如何解释萎缩性胃炎?
答: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的范围,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8.5%。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做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被忽视。萎缩性胃炎的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一般的肠上皮化生系小肠上皮化生,癌变的危险性尚小。如果发展到大肠型肠上皮化生,那就离癌变不远了。中医药是目前治疗萎缩性胃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很大一部分萎缩性胃炎可以达到逆转的效果。
15、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之间关系是什么?
答:无论何种胃炎,多数以胃窦部为主。下面以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窦炎为例。
(1)从病理学看,二者属不同类型。前者主要是黏膜充血和水肿及糜烂性改变,而增生和凹陷少见。后者主要为黏膜的实质性改变,包括黏膜变薄、凹陷或增生,而炎症相对较轻。(2)临床上,浅表性胃窦炎不一定有明显症状,但少数亦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等急症。萎缩性胃窦炎的病程较长,不但有缺酸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且还可有厌食、饱胀和消瘦等。然而,二者的根本鉴别要依赖于胃镜和病理检查,而非仅靠临床表现。(3)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经常发作,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有可能发展为或伴发萎缩性胃炎。当然,因为这二种病的病因不完全相同,虽然萎缩性胃炎较浅表性胃炎重些,且极少数可变为胃窦癌,但仍不能说浅表性胃窦炎的发展趋势是萎缩性胃窦炎,况且萎缩性胃窦炎并非完全萎缩,多伴有浅表性炎症。
16、为什么说“胃病不是病”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答:很多人认为“胃病”不算病,偶尔有些反酸、烧心、腹胀等不适,影响不大,过几天就好了,甚至连药都不吃。其实,慢性胃炎是一种进展性病变,多数患者胃黏膜的炎性改变即浅表性胃炎,长时间不治疗,致使正常黏膜的腺体减少或消失,久之浅表性胃炎有可能会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一旦出现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统称为癌前病变),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17、什么是急性肠炎?
答: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
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表面有片状黄色渗出物或粘液覆盖,病变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粘膜皱壁上有糜烂、出血点。如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膜血管受到损害则引起出血和血浆外渗,往往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细胞浸润,严重者粘膜下层亦有充血、水肿。
沙门菌性胃肠炎,小肠是主要的病变部位,但也累及到结肠,引起痢疾样症状。沙门菌具有侵袭性,引起粘膜炎症反应,伴粘膜下层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深至固有层。炎症细胞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沙门菌分泌肠毒素,直接刺激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使肠液分泌能力大大增加,超过肠道吸收能力,引起腹泻。
18、急性肠炎的症状有那些?
答 (1)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呕吐起病急骤,常先有恶心,继之则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为多见,严重者可呈阵发性绞痛。腹泻表现为水样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有恶臭、多为深黄色或带绿色便,很少带有脓血,无里急后重感。
(2)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的症状轻微,严重病人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偶可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体征方面:早期或轻病例可无任何体征。查体时可有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一般患者的病程短,数天内可好转自愈。
19、什么是慢性肠炎?
答:慢性肠炎泛指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20、慢性肠炎的症状有那些?
答:慢性肠炎症状有腹部不快感、积存废气而发胀、肚脐周围及下腹部感觉沉痛、食欲不振、疲倦等。肠炎发生于小肠时,会有软便、便秘或腹泻交替发作,肚脐附近疼痛,肚内开始咕咕作响。肠炎发生在大肠时,如发生的部位愈近末端则腹泻愈频繁,左腹侧疼痛,排出的粪便带有酸臭(发酵性腹泻)或腐败臭(腐败性腹泻)。
21、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答:慢性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特异性结肠炎常见的有痢疾、结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非特异性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而临床所称的慢性结肠炎多指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黎明泻、大便不成形、一日数便或里急后重,便后腹痛可暂时缓解,脘腹弊闷,纳少乏力。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低热等现象。
22、什么是直肠炎?
答:直肠炎轻者仅粘膜发炎,重者炎症累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直肠周围组织;有时只是一部分直肠粘膜受累,有时直肠粘膜全部发炎,也可累及结肠部分粘膜都有炎症。中医认为直肠炎与“湿热内瘟”、“饮食停滞”、“脾胃虚弱”和“虫积湿滞”有关。
直肠炎常见于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心、肺、肝、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后,大便秘结、腹泻、痔,肛管直肠脱垂,肛瘘、息肉病、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肿瘤、直肠损伤、异物等,都可使直肠发炎。另外一些因素如饮食不慎、过度饮酒、过食刺激性强的食物等,不适当的长期服用泻药,肛门内腐蚀性药物过多,细菌感染均可引起直肠炎。
常见的直肠炎有:急性直肠炎、慢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
23、为什么说中医治疗胃肠病优势明显?
答:由于中医完善、合理的理论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在仍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保障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导医学之一。
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胃肠病在中医辨证中大多数属于虚证、虚寒证,以脾虚为主。这就是说,脾虚是形成胃肠病的病理机制,是产生溃疡的本质因素。基于此,我们本着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治疗的同时加以养护,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疾病痊愈加速,复发减少。所以说,中医治疗胃肠等内科疾病是很有优势的。
24、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是什么?
答: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为低,近年来本病似有增加趋势。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的“痢疾”、“泄泻”、“便血”等范畴。此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种族、遗传因素等有关。
25、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答: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常见症状:有腹泻、鲜血便、黏液样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发热、纳呆、消瘦、贫血等。
按病情程度可分为以下3级:
(1)轻度:轻充最常见,起病缓慢,腹泻轻,大便次数增加不多,粪便多成形,血、脓和黏液较少,出血量少,呈间歇性,可有腹痛,但程度较轻,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2)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但无截然的分界线,中度病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展为重度,甚至发生急性结肠扩张和结肠穿孔等并发症。
(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贫血、发热、心动过速、厌食和体重减轻,甚至发生失水和虚脱等毒血症征象,常有持续的严重腹痛、腹部膨胀、满腹压痛,提示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常可发展成十分严重的急性结肠扩张(中毒性巨结肠),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增多,血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低白蛋白血症。
26、腹泻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1)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2)可导致维生素缺乏(3)可引起贫血(4)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5)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
27、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情况与性别、年龄、季节有什么关系?
答:1)、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调查资料均显示:胃溃疡的发生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大约为2.1:6.。主要原因:女性性腺激素(如孕酮)对溃疡病有保护作用,生育期妇女患溃疡者少于绝经后的妇女;妊娠期间溃疡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妊娠期。男性比女性更多接触各种诱发因素,如酗酒、吸烟、暴饮暴食等,饮食不规则者也是男性占多数。
2)、溃疡病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常见于中老年病人,好发年龄的高峰在50~6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高峰比胃溃疡早l0岁。两者对比分析发现,40岁以前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胃溃疡,而在40岁以后胃溃疡的发病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此外男性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在4l岁以上明显减少,而女性胃溃疡发病在4l岁以后却明显增多。
3)、溃疡病的发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在秋冬和冬春之交时期,溃疡病的发病率远比夏季高。
28、诱发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答:病因主要有:(1)攻击因子的作用增强;如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百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等)、胃蛋白酶、胆汁反流等。(2)防御因子减弱:如黏液——重碳酸氢盐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内生前列腺减少、黏膜血供不足等。(3)易感因素参与:如遗传、性别、心理素质、饮食习惯等。
现在公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主要原因,它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几乎所有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均伴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关系则稍逊一些。不是由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所引起的胃溃疡病人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达80%~90%。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是导致溃疡的最主要因素。
29、何谓黏液屏障、胃黏膜屏障?
答:黏液屏障:是指胃肠黏膜表面所蒙的一层稠性物质,使黏膜细胞不直接与局部内腔的内容物所接触,保护黏膜免受化学损伤。在十二指肠,黏液由腺分泌;在胃,由表面上皮细胞和胃隐窝的颈黏液细胞分泌。黏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胶体粘附于黏膜表面,另一种是已经胃酸作用的水溶性黏液蛋白,含有碳水化合物辅基,少量被酶水解而消失。此外,黏液本身含重碳酸氢盐,呈碱性,能中和部分胃酸,也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
胃黏膜屏障:在正常的胃黏膜上,由黏膜上皮分泌的黏液和上皮细胞以及细胞联合组成了胃黏膜屏障。这使胃黏膜在一定程度上阻挡H+自胃腔内反弥散到黏膜内,以维持较高的浓度差,以及Na+从黏膜内迅速向胃腔弥散的功能。
30.幽门螺杆菌是怎样侵袭胃而导致胃溃疡的?
答: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及异型增生。十二指肠溃疡中胃窦炎明显,而在胃溃疡则为全胃炎,且伴有肠上皮化生及胃体黏膜腺体的萎缩。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损害是通过炎症反应而造成的。幽门螺杆菌本身可刺激胃酸的分泌,而高胃酸更促使胃溃疡的形成。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